查看原文
其他

这一年,孩子最大的变化是?听15位耀华家长口述我们的2017

新媒体部 耀中耀华教育网络YCYW Education 2022-10-13


2017年的尾巴,我们跟来自耀华五个校区一共十五位家长聊了聊。375分钟的采访,最大的感受是,学校和父母要做的就是当个好园丁,给孩子提供稳定、安全、温暖、充满善意和爱的空间,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。





策划 / 编辑 | 樊素

采访  | 倪天泽 / 梁肖 / 樊素




1 二年级 盛稼逸妈妈 (桐乡校区)


儿子最大的变化是,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。我想,这得益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跟之前的公立学校不同。


数学课上不再只强调运算,会举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;语文课上讲《刻舟求剑》,老师不是让孩子们背课文,而是分角色扮演;英语课不机械地背单词,而是从阅读里学习新词汇。


他现在下了课会主动跑去图书馆借书,那些书全英文的,有些我也看不懂,但他看得津津有味,不觉得英文是障碍,我都不知道那个自信哪里来的。


更有礼貌了。以前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,他老抢着说话,现在会先轻轻拍拍我,再说他想干嘛。公众场合我声音大了,他就说:“妈妈轻点,老师说的,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”。


更爱美了。在学校不是都穿校服嘛,黑袜子、黑皮鞋。其实他过去就穿过一次皮鞋,还嫌不舒服,但现在只要不运动,就都穿皮鞋,而且自己把皮鞋擦得很亮。他说我们校长就是这么干净的,头发整理得特别好,我想像他一样。


2 四年级 Shelley妈妈 (烟台校区)



Shelley最大的变化是变得开朗、自信了。有两件事情,我印象深刻。


八月份孩子参加了“耀华杯”模拟联合国大会。她说想报名的时候,我挺犹豫的,因为参赛的主要对象是中学生,小学生不是不可以,除非你特别优秀。我心里其实没底。


但孩子那次的表现让我意外。第一,我不知道她英语进步这么大。进耀华前,她英语是零基础,连字母都认不全。第二,我不知道她已经有胆量演讲,过去根本没有这样的经验。最意想不到的是,她竟然希望主动展现,那种自信跟过去胆小的她判若两人。


幼儿园大班的时候,老师让她去做“国旗下的讲话”,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躲避、放弃,觉得自己不行。现在的她,遇到不擅长的领域也愿意尝试和挑战。


孩子后来又去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“希望之星”英语风采大赛,最后拿到省赛的小学组亚军。让我们高兴的不是名次,而是她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。


省赛之前我们刚从国外旅游回来,她身体一下子没调整过来,上吐下泻。比赛在济南郊区的度假山庄进行,那边的医疗条件没那么完备,她爸爸本来打算接她回来的,但孩子坚持,说一定要比完赛回家。之后的三天,她基本没吃主食,就靠吃点水果坚持下来了。最后获得了那样的好成绩,我们非常感动,也很骄傲。


我想起她抄在日记本上的一段话,是Aaron校长在学校的一次演讲上说的,翻译成中文就是:成功不是与人竞争,或是满足外界赋予的标准;成功是不断与自己竞争,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!


3 四年级 Leo妈妈 (广州校区)



这一年,我看到了Leo在体育方面的坚持和热情。


以前在公立学校的时候,因为孩子多,学校怕上下楼太挤摔着,不鼓励他们下楼活动,要活动也是在走廊上;体育课就是跑步、做操之类的。


但耀华特别重视体育,来了新学校后,孩子终于可以尽情运动了。他喜欢踢足球,打棒球,体育选修课还选了自行车。这对锻炼他的意志力、提高团队意识都很有帮助。


Leo暑假的时候看了《我们的少年时代》,迷上了棒球。有时候会拉着我们陪他一起打,有时候拉着邻居家的孩子,自己没事就在院子里扔啊、投啊、接啊,大人看到了会觉得老是扔球有什么意思,但他就是乐此不疲。


棒球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,明年他还要自己摸索足球。不知道学校以后能不能加开棒球兴趣课啊?


4 五年级 Alice妈妈 (上海临港校区)



孩子之所以叫Alice,是因为她小时候就像《爱丽丝梦游仙境》里的主人公。但之后的性格就变了,沉默寡言、自我否定。


弟弟Dennis比她早来耀华,因为她难舍原来班级同学之间的友情,就没有和弟弟在同一年加入耀华。她在四年级时候写道,“我弟弟小提琴拉得很好,还有很多朋友,老师都很喜欢他,我很羡慕。”看到这句,我很心酸,坚定了给女儿转学的决心。


进入耀华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个月,一百多天的学习生活对孩子的改变我们都看在眼里。


首先,她对学习的态度从家长“要我学”,到现在的“我要学”,周末独立完成作业后还能偶尔做弟弟的小老师。


还扭转了对英语的“偏见”,从以前视英语为一门要考试的“科目”,到现在真正把英语当作一门“语言”。对英语书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许多,看电影的时候都要求我买原版英语发音的版本。


她想要更多的舞台表演机会,说“我也想试试”,但开学一提到“表演”,她说的是“我不行的”;说到老师,她能侃侃而谈很久,她觉得跟老师是平等的朋友;她爱上了很多学科和活动,说“我就像老鼠掉进米缸里,艺术老师我很喜欢,音乐课也喜欢……”


虽然Alice和别的优秀的孩子比有不足之处,我们做大人的也一样,但孩子从来没有把我和别的妈妈比,从来不说“你看别人妈妈多优秀”,而是一直说“我妈妈很棒”,这点让我很惭愧,我们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还不如孩子对我们的……所以我也在督促自己改变,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一起进步和成长!


5 五年级 张悠然妈妈 (上海临港校区) 



孩子这一年的最大变化是勇于尝试,更自信,喜欢上了她曾经无感的音乐。


悠然其实过去没怎么接触音乐,不爱碰乐器,也不爱唱歌,跟爸爸比较像。但有意思的是,我去跟音乐老师聊,老师说的都是孩子的优点,说她音色很好,而且很有激情、很活泼,还问孩子愿不愿意加入合唱团。


我跟孩子说合唱跟练乐器不一样,没那么寂寞,要不加入试试?悠然也说合唱好,因为老师经常鼓励她。


她从加入合唱团开始,就喜欢上了音乐。虽然遇到理论考试,她成绩不怎么样,但还是喜欢唱。因为老师从不用分数否定她,依然不断鼓励她,对孩子的爱一视同仁,不会因为某些孩子特别出色或者不出色,区别对待。就因为老师这样的态度让孩子一直非常喜欢这门科目。


我很感激这一点,孩子爱上音乐,这对她一生都有益处。


6 五年级 Alvin妈妈 (广州校区)



Alvin这一年成长为一个更积极向上的孩子了。


以前在公立学校读书的时候,他跟我聊的更多是同学的一些负面情况,他自己也会有负面的想法。但现在不一样,聊得更多的是哪个同学有什么优点。这是我最开心的地方,因为他开始懂得怎么跟别人相处了。


Alvin现在随身带着一本班级的诗集,名字叫《给大人的诗》,里面收录了他和同学写的小诗。其实相较之下,他的同学写得更好,但Alvin的进步我看着很欣慰。孩子的本质是善良纯真的,想象力也比大人高级多了。



7 六年级 Sophie妈妈 (烟台校区)



孩子今年的变化很大:对环境的适应能力、社交能力、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进步了。


Sophie是今年秋天从公立学校转来的耀华新生。刚来的时候无所适从,外教的课听不太懂也不会提问;开放性的作业内容没有思路,不知道怎样自主学习;体育课上看到篮球的第一反应是躲,而不是像别的女孩子一样抢球等等。可以说,起初多少是有些自卑的。


转机发生在十月底。


在“中文周”活动上,孩子登上学校的舞台,唱了一首藏族歌曲。后来几天,Sophie经常告诉我,在餐厅、操场、走廊遇到很多不认识的老师同学跟她打招呼,说“Sophie,你的歌唱得太棒了!加油!”


这种关心和鼓励给了自卑中的她很大的温暖和信心,Sophie犹如一朵开在墙角的羞涩小花,突然获得了抬起头的力量。


几天后,我们接到了家校联合部Grace老师的电话,转达了英文老师Jocelyn希望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学校“达人秀”的鼓励。我当时非常感动,因为其实Jocelyn老师的课对Sophie来说是有难度的,孩子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不会很好,但老师不是只看到孩子英语不够好的一面,仍然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,并且专门找到也在适应新环境的家长给予帮助。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所学校的“育人”魅力。


第二个变化表现在社交上。过去在公立学校,孩子基本只跟同班或者同年级孩子交流,但在耀华,她感受到学校是个大家庭,认识了别的年级、不同国籍的孩子,并发现这些同学身上的优点,比如有个姐姐很厉害,会四国语言;有个同学竞选演讲自信大方好厉害等等。这些身边的榜样给她带来了激励和目标。


8 六年级 杨毅杰妈妈 (上海临港校区)



孩子幼儿园和小学都在公立学校,但所谓的“名校”并没有让我看到一个爱学习、懂生活的儿子;相反,沉重的课业压力让他疲惫不堪,也让我们家长疲于奔命。今年我们和孩子商量后,决定把他从公立学校转来耀华。半年的学习、生活已经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诸多变化:


首先,孩子初到耀华时确实很不适应,想家,经常流泪,情绪很低落。但是后来他发现有孩子和他一样,所以就跑去安慰那位同学。结伴同行的过程中,两个人相互搀扶、疏导情绪。一个月后,他们都渐渐适应了住宿生活,开始跟我们分享宿舍里的趣事,告诉我们老师是如何照顾大家的。


孩子能这么快地适应住宿,我还要感谢他的同班同学。因为我曾担心其他孩子会因为儿子想家流泪而嘲笑他,但事实是,当他伤心时,同学们都会来安慰他、帮助他,有人会拉着他一起去操场跑两圈,有人会陪他说说话。6B班的孩子都特别善良。


其次,更独立了。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我们儿子也是。虽说我们从小就非常重视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,但毕竟是在家长的呵护之下前行。如今,他每个周末都会整理好自己的行李,背上书包、推着箱子,独自一人历经80多公里,转乘两辆公交车和两辆地跌回家。每次看到他平安回来,作为家长真心为他骄傲!


有一次孩子太累睡着了,等他醒来已经不知道身处何处了,他赶紧下车看标识,重新找到正确的路线,等上车了,马上打电话回家,告诉我们坐过站了,今天会晚半小时,让我们不要担心。


我觉得孩子真的是长大了,第一他会动脑筋,有能力解决问题了;第二他会换位思考,体谅家长的担忧而来电告知情况,这着实让我们感到欣慰。


9 六年级 周子昂妈妈 (桐乡校区)



我感觉孩子最大的变化是更健康、更平和了,用孩子自己的话就是“幸福指数很高”。


转学之前,孩子在杭州很有名的一间公立学校上学,压力非常大,甚至因为太焦虑出现口吃,每天回家说的是“啊,一天终于过完了,好辛苦”。现在回来经常说的是“一天过得好快啊”。口吃也完全好了。


虽然孩子目前成绩不算特别出色,因为各方面还在适应,但学习主动性提高很多。以前做作业真的跟讨价还价一样,你要盯着他做,现在不用了,他自己会跟我说:“妈妈我休息一下,然后我去做作业”。


现在回家还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英语,比如 excellent(出色的),good job(干得漂亮)之类的,这说明他每天都在听这些词汇,自然而然就有这样的反应。


10 九年级 刘谨溢妈妈 (广州校区)



这一年最大的变化是,孩子的团队意识提高了。


他刚进耀华那年的家长会上,老师跟我反映,谨溢的个人能力很强,对自己的事很负责,但是对“团队”没概念。


有一次给孩子们布置任务,小组里每人都要负责相应的工作。老师问谨溢完成得如何,他说自己那部分很好,但问到小组整体进度,他不知道。


今年变了。学校要排一个剧,他主动选择负责灯光。我们笑他是不是长得太帅了,害羞,所以在幕后工作。他很认真地说,“因为灯光可以渲染气氛,故事通过灯光效果层层递进。做灯光还要负责协调同学们的排练进度,可以对内容提改进意见,这有点像导演。爱表演的同学去表演,我在幕后一样可以丰富情节,每个人都做自己最喜欢做的,就可以把整件事情完成。”


11 黄子杰爸爸 (上海临港校区)



孩子最大的变化是做事情态度不一样了,从前是被动的,现在是主动的。


过去在公立学校,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,被压抑得厉害,现在是被兴趣驱动,对学习不抗拒了。他有一天突然跟我说,“爸爸,我觉得数学很有趣”。我听到这种话,就非常开心。


他过去基本不讲课堂上发生什么,现在会分享上课跟老师的互动。我还挺意外的。我也是过来人,印象里中学阶段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,但在耀华,大孩子还能这么主动,说明课堂氛围是不错的。


想起一件让我吃惊的事情,我那天看他写作业,对着网页,满屏代码,我问他能看懂吗,他一下就来劲了,跟我解释得头头是道,因为我自己是在软件公司工作,发现学校的课程跟现实联系这么紧密,蛮开心的。


还有一次我们聊美国减税的话题,他居然也能侃侃而谈,我问他是从哪知道的,他说课堂上老师会讲,我听了之后就觉得很欣慰,说明学校没有跟社会脱节。


12 十一年级 Erin妈妈 (上海古北校区)



这一年Erin最大的变化是精神状态不一样了。


Erin初中在公立学校,那时候是走读,放学回家经常说的话是“你们把饭拿来桌子上来,我得写作业”。孩子成绩是不错,但是太累了,唯分数论,烦躁,根本没有精力关心别的事情,在乎身边的人。


转学之后,开朗了很多,有时间跟我们交流了,家庭气氛也变好了,尤其喜欢和爸爸聊天,聊中英文小说,聊政治经济类的文章和新闻,聊学校的生活。以前的她经常抱怨爸爸老出差,没时间陪自己,现在聊得多了以后,会崇拜爸爸原来懂这么多。


说实话,当初选择耀华我们压力很大,毕竟那意味着放弃高考,无法回头。上了一段时间,有一天孩子跟我们说,“我找到了一个我想去的学校,谢谢爸爸妈妈”,我们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


13 十一年级 Finn妈妈 (上海古北校区)



今年是Finn在耀华的第三年,这一年他变得更体贴、更懂事了。


我们家在宁夏,我二十天来一次上海,每次尽量陪他两个周末,遇到学校有活动,会来得更频密。有时候上海的家长还没有到,宁夏的我已经在活动现场了。


两年前孩子刚来上海的时候,正好是青春逆反期,脾气比较暴躁,说话挺冲。我来上海看他,遇到他学习忙的时候,他来一句“怎么又来了”,我听了很打击。现在这样的话是绝对不会说的,有时还特别盼着我来。


有一回家长会,我很难腾出时间参加,但孩子特别希望我来。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坚持,他说想让我当面听老师夸他,跟我分享胜利喜悦。其实我知道,他是想宽慰我,让我看到他真的有进步,值得妈妈骄傲。


孩子是单亲,十几年都是我一个人抚养。我今年跟他说,妈妈资金遇到了一些问题,他很懂事,说“妈,我能做的,就是把学习弄好”,所以今年真的更努力了,考试成绩出来了会告诉我,说他没有给我丢脸。


14 十一年级 Bradley妈妈 (上海古北校区)



这一年, 我看到了Bradley的爱心。


前两天我收到学校发来的发邮件,表扬Bradley最近在学校举办的圣诞慈善活动里表现很主动,给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整理衣服,跟他们聊天,教他们画画、做手工,照顾他们吃饭。


还有好几次Bradley周末回家,我看见他在整理衣服、鞋子,他说要送给学校保洁阿姨的孩子。他平时在学校会和阿姨们聊天,知道阿姨家条件不是很好,她们的孩子和他差不多大,想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。


看到孩子这么善良,我很欣慰。


15 十三年级 Paul妈妈 (烟台校区)



感觉孩子今年一下子懂事了。可能因为马上就升大学了,老师和校长为他付出很多,教他怎么申请大学,他各方面表现得更积极了。


学习很自主,从来不用我们督促,时间分配得很好,每周固定健身、运动,生活方式健康阳光。


目前已经拿到了包括伦敦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在内的四个offer。


孩子平常比较稳重,很少有激动的表现,但那天回家很大声地告诉我:“妈,我被国王学校录取了。”他很兴奋,也很感激。


我觉得只要孩子有目标,努力去做了,没有愧对自己,就够了。过程比结果重要。我不想给他任何压力,回到家里更是如此,希望家里是他可以放松的地方。





你有故事想分享吗?

留言告诉我们吧!






推荐阅读


在国际学校当大厨,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

国际学校学生怎么过的暑假?我们跟21个耀华孩子聊了聊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